close

倫敦市政廳 Guildhall,這個地方的照片看起來很酷,所以我在知道之後就很想過來看看了

然而,不管我怎麼查,Google總是顯示暫停營業,這讓我覺得很奇怪。後來,我終於懂了:倫敦市政廳 Guildhall本身不重要,它旁邊的倫敦市政廳藝廊 Guildhall Art Gallery才是我真正想要去的地方。於是,這裡就變成我在2022年12月10日的主要目的地

【英國%2F倫敦 London】倫敦市政廳 Guildhall

倫敦市政廳

【英國%2F倫敦 London】倫敦市政廳 Guildhall

↑↓與倫敦市政廳的合照

【英國%2F倫敦 London】倫敦市政廳 Guildhall

基本上,倫敦市政廳藝廊主要展示維多利亞時代的畫作,還有一些跟倫敦有關的風景畫,故特別在下面附上一些我覺得很重要,或者是讓我印象深刻的畫作留作紀念(免費參觀)

【英國%2F倫敦 London】倫敦市政廳 Guildhall

Charter of William I to the City of London

(補充:如果我的印象沒有錯的話,William the Conqueror(征服者威廉)在1066年10月的哈斯汀戰役 Battle of Hastings獲勝之後就馬不停蹄地用"暴力",也就是"武力征服"的方式繼續控政英格蘭的東南部。然而,在他抵達倫敦之後馬上就注意到City of London在經濟、國際貿易的重要性,所以就改用"和平",也就是"簽訂契約"的方式於1066年12月,也就是他在西敏寺完成加冕儀式之後簽下這份簡稱《The William Charter》的憲章。目前,這份憲章是全歐洲最古老的一份保障全體市民的權利的皇室文件,所以也在2010年的時候被登錄為世界記憶名錄(導覽是用UNESCO UK 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也就是說,撇開畫作不提,這份憲章才是倫敦市政廳藝廊的鎮館之寶吧!)

【英國%2F倫敦 London】倫敦市政廳 Guildhall

The William Charter(放大版)

【英國%2F倫敦 London】倫敦市政廳 Guildhall

La Ghirlandata 畫家:Dante Gabriel Rossetti

(補充:如果說,William the Conqueror(征服者威廉)在倫敦市政廳藝廊的仇人是誰?我想應該是Dante Gabriel Rossetti(羅塞蒂)吧!為什麼會這麼說呢?羅塞蒂一定想:「要是沒有《The William Charter》,老子的《La Ghirlandata》就是這裡的鎮館之寶了」。沒錯,《La Ghirlandata》非常非常有名,絕對有資格擔任這裡的鎮館之寶。但是,就算再怎麼有名,還是比不上世界記憶名錄的光環。所以說,這幅畫只能算是"畫作類"的鎮館之寶。順帶一提,我不知道羅塞蒂有畫這幅畫,也不知道這幅畫就收藏在倫敦市政廳藝廊裡面,但是我在第一眼看到這幅畫的時候就知道這一定是羅塞蒂的畫作了。沒辦法,這幅畫跟Tate Britain的《The Lady of Shalott》實在是太像了。最後,整幅畫的花花草草,再加上右上角的女人的臉下方的藍色的鳥,怎麼感覺很有Cath Kidston的風格啊!)

【英國%2F倫敦 London】倫敦市政廳 Guildhall

The Music Lesson 畫家:Frederic Leighton

(補充:還記得雷頓別墅博物館裡面充滿伊斯蘭風格的房間嗎?又或者是,還記得參觀完雷頓別墅博物館以後抱怨根本沒有看到伊斯蘭風格的畫作嗎?現在,終於可以看到Frederic Leighton(雷頓)把伊斯蘭文化和畫作結合起來了。根據導覽的介紹,雷頓在1857年去了一趟阿爾及利亞之後就對東方的藝術和建築非常感興趣,所以就在這幅畫裡面描繪了老師教導學生彈奏一種來自土耳其或敘利亞、叫作saz的樂器的場景。話說,阿爾及利亞是北非的國家,跟東方,甚至亞洲有什麼關係呢?原來啊!對雷頓那個年代的洋鬼子來說,他們會用"oriental"這一個單字來代表非洲北部、中東地區的國家,然後再加上中國大陸那一帶的遠東地區,就是他們所謂的"亞洲",這也是為什麼亞非學院 SOAS的"亞"是用oriental(也就是SOAS的"O"),而不是用Asian的原因。順帶一提,畫作中的老師和學生都是穿著來自敘利亞的衣服,所以終於可以看到伊斯蘭風格的畫作了。然而,導覽也有記載這幅畫是以雷頓別墅博物館的Arab Hall,也就是那間最具有伊斯蘭風格的房間當作背景,但是怎麼看都不像啊!真是太奇怪了。最後,雖然不知道畫作中的老師是誰,但是學生是活躍於1880年代的女演員Connie Gilchrist。根據導覽的介紹,Connie Gilchrist從四歲開始就接受魔鬼般的訓練,所以很快就在倫敦的Drury Lane Theatre成為家喻戶曉的女童星。然而,為了維持好的名聲,Connie Gilchrist常常受到家暴所苦,這也導致她的生活變得很痛苦。或許吧!最好的解脫方式就是放棄名望,所以她在結婚之後就徹底放棄舞台生涯,也終於擺脫這種痛苦了。唉!真是太可憐了,誰叫妳要當名人啊!)

【英國%2F倫敦 London】倫敦市政廳 Guildhall

The Garden of Eden 畫家:Hugh Goldwin Riviere

(補充:基本上,這幅畫描繪的就是一對男女手牽著手在公園散步的場景,所以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然而,仔細一看,那個女人的手好可怕,不知道是戴了手套還是皮膚真的就那麼爛啊?)

【英國%2F倫敦 London】倫敦市政廳 Guildhall

A Sonata of Beethoven 畫家:Alfred Edward Emslie

(補充:根據導覽的介紹,19世紀末葉的時候,歐洲非常流行畫看不見的東西,像是音樂等等,所以這幅畫就描繪了一個女人在彈鋼琴的模樣。仔細想想,傑佛瑞博物館的《Portrait of Bell and Dorothy Freeman》,也就是像拉雅的那幅畫,也是繪製於19世紀末葉,這也難怪像拉雅的那個女子手上會拿著一把小提琴啊!順帶一提,地上的虎皮,後來覺得應該是豹皮,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英國%2F倫敦 London】倫敦市政廳 Guildhall

The Betrothed 畫家:John William Godward

(補充:這幅畫有兩點是值得一提的。第一,與其說這個女人有穿衣服,不如說她是穿「透明」的衣服,所以還可以看到她的nipple呢!第二,這幅畫又出現了《A Sonata of Beethoven》裡面的虎皮或豹皮,所以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英國%2F倫敦 London】倫敦市政廳 Guildhall

Too Early 畫家:James Jacques Joseph Tissot

(補充:基本上,這幅畫描繪的就是派對或舞會開始前的場景,所以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然而,仔細一看,畫作左邊那群人裡面最右邊那個拿著小提琴的胖男人竟然是一整個白眼,真是太恐怖了)

【英國%2F倫敦 London】倫敦市政廳 Guildhall

The Youth of Our Lord 畫家:John Rogers Herbert

【英國%2F倫敦 London】倫敦市政廳 Guildhall

Blackfriars Bridge and St Paul's, London 畫家:William Marlow

【英國%2F倫敦 London】倫敦市政廳 Guildhall

The Ceremony of Administering the Mayoralty Oath to Nathaniel Newnham, 8 November 1782 畫家:William Miller

(補充:基本上,這幅畫本身不是重點,但是每個人的臉都大大、圓圓、肥肥的,難道是跟他們的髮型有關嗎?順帶一提,畫作左下方那個跟藍衣轉身男握手的紅衣男是一個超級大蓮霧鼻,在這邊補充一下)

【英國%2F倫敦 London】倫敦市政廳 Guildhall

Tower Bridge 畫家:Uzo Egonu

最後,倫敦市政廳藝廊還有展示一些古羅馬競技場的遺跡。根據導覽的介紹,羅馬帝國在西元43年的時候入侵不列顛,之後在西元47年的時候進入Londinium,也就是現在的City of London。接著,他們在西元70年的時候建了一座羅馬競技場,主要是供娛樂、動物搏鬥、處刑罪犯之用。再來,他們在西元2世紀初期擴建了這座競技場,讓觀眾的人數可以達到6000人左右。順帶一提,當時居住在Londinium的人口只有20000到30000人,也就是說這座競技場可以容納大約1/3到1/5的Londinium的居民。重點是,哪來這麼多人來這裡看表演啊!最後,羅馬帝國在西元4世紀的時候離開不列顛,這座競技場也被廢棄了,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只剩下一些遺跡的原因

15點整,是我遊覽完畢倫敦市政廳藝廊的時間,這樣一個想去的地方也就搞定了

Gary曰:「根據旅遊書的資訊,倫敦市政廳藝廊收藏了超過4000幅的畫作,但是現場展示的並沒有這麼多,應該說,是少超級超級超級超級超級多,在這邊補充一下」

arrow
arrow

    Gary 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