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這個地方翰賢好像有帶我們來過,但我已經沒什麼印象了,只記得當天先去玉兔鉛筆學校再來這裡,其他的都不記得了

有鑑於此,我決定在2020年6月10日再次前往傳藝中心看看

【臺灣%2F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我先從市府轉運站搭乘1570客運到"羅東轉運站",之後再轉乘綠21公車(台灣好行 冬山河線)到"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下車,這樣就順利抵達傳藝中心的門口了(學生票120元)

(補充:我是在9點05分從市府轉運站搭乘1570客運的,之後再經過80分鐘左右的車程在10點25分抵達羅東轉運站。在這邊稍微記錄一下,以供之後做參考)

(補充:下了1570客運,我馬上就趕上10點30分出發的綠21公車。這台車從羅東轉運站出發到傳藝中心下車,車程大約20到25分鐘。在這邊簡單記錄一下,以供之後做參考)

這是我事後發現的,原來傳藝中心有「三館三街三建築」說法。所謂的「三館」指的是"展示館"、"曲藝館"和"蔣渭水演藝廳";「三街」指的是"文昌街"、"魯班街"和"臨水街";「三建築」指的是"黃舉人宅"、"廣孝堂"和"文昌祠"。這些地方我都有去,所以在下面做簡單的介紹

"文昌街"主要以賣東西為主,其中還有一些童玩、磨盤可以玩,故在下面附上我的"文昌街"筆記:

1.文昌街的童玩主要以"平衡台"為主,但這是店家販賣的商品,只是放在外面給大家試玩而已。"平衡台"有六個洞,第一個就是最遜的,之後依序是"定"、"靜"、"安"、"慮"、"得"。它的玩法是用兩個桿子開開合合來控制滾珠的移動,簡單來講就是讓滾珠有一部分掉進桿子下面,之後再將桿子閉合,也就是透過用力擠壓的方式來產生一股力量讓滾珠往下移動。我在第1次玩的時候滾到"安"就失敗了,直到第16次才順利抵達"得"。以上是我成功後得到的結論

(補充:說到童玩,我就想到萬華的鄉土教育中心。那邊的童玩種類比傳藝中心更多,像是釣瓶子、彈珠台等等,這些我都覺得很好玩,而且那裡是免費的,不是店家提供的,所以也不會有玩多次又不買這種不好意思的感覺)

2.磨盤就是磨豆子的機器,相傳是魯班發明的。這邊有提供可以轉動的磨盤給大家試玩,我體驗了幾次但我覺得非常難。它需要身體跟著一起轉動才能讓它順利磨一圈,簡單來說從六點鐘往九點鐘方向推的話身體要往左前方移動,手則是要往左前方移動;九點鐘往十二點鐘方向移動的話身體就要往右前方移動,但不要超過中心點太遠,不然它就會順勢往三點鐘方向移動了,畢竟磨盤的力量再加上槓桿原理會讓力量比自己大許多,同時手要順勢往右邊拉;十二點鐘往三點鐘方向身體要往右邊甩,但屁股要往左邊翹,同時手要往右後方拉;三點鐘往六點鐘方向的話身體要往左邊移動,手要往左後方拉,這樣才能讓它順利繞一圈。同時因為石磨間摩擦力很大,所以需要非常大的力量,如果力量不夠它就會停在那裡,或者是轉的方向不對它也會停在那裡,這時即使有孟賁、夏育的力量也是轉不動的。以上是我親自體驗得到的小訣竅

3.根據導覽員的說法,文昌街會設計成這樣彎曲、看不到盡頭是有原因的。宜蘭是台灣東北部的臨海城市,它是平原的地形,既沒有懸崖峭壁,也沒有高山的阻擋,所以古代常常會有海盜的入侵。當海盜入侵的時候他們都會派人去探查一下這個村落有多少居民,這樣才知道要派多少軍隊來攻擊,但是偵查人員走進村落卻看不到街道盡頭,這樣他根本搞不清楚裡面還有多少人,這個時候村落的人已經發現有個可疑分子入侵,他們也可以進行防盜的準備了。但是,文昌街是如此短小,走一下下就到盡頭了,所以設計成這樣也沒有用了。我想了一下,我覺得設計成封閉繞一圈,同時搭配曲曲折折的道路最好。曲曲折折的道路讓海盜走一下子就不敢走了,封閉繞一圈這樣就有兩個出口可以逃跑,即使海盜從一邊全力攻擊但還留有一個地方可以逃,而且海盜也不會覺得這兩條路是相通的,畢竟裡面彎彎曲曲,他們派的人走都不敢走了,怎麼還會把一整圈的村落給繞完呢?

4.文昌街是傳藝中心最熱鬧、最具代表性的街道,所以總是人山人海,即便是今天平常日也是有很多人潮,但我還是掌握到短短幾秒拍到沒人的街道,故在下面附上這次的成果

【臺灣%2F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文昌街

【臺灣%2F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與文昌街的合照

"魯班街"也是一條以賣東西為主的街道,但是都是在賣東西,所以也沒什麼好提了

"臨水街"就是靠近水岸的那一側街道,往前一直走就會到臨水劇場。這裡是遊覽水岸的小船搭乘處,其他的就沒什麼好提了

"黃舉人宅"建於1877年,是宜蘭第一位舉人黃纘緒的住宅,後來因為都市改建計畫所以被搬到傳藝中心了。黃纘緒是一位舉人,范進也是一位舉人,所以我就把這裡當成是范進的家了,哈哈哈

【臺灣%2F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黃舉人宅

【臺灣%2F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黃舉人宅的門樓

【臺灣%2F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黃舉人宅的正身

【臺灣%2F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臺灣%2F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補充:想必以前的貓是很幸福吧!在門樓那張照片的正中央是人走的門,在門的右下角有個小洞叫"貓洞",那裡是給貓走的。那想想,為了貓多花錢設一個門,而不是讓牠跟著走中央大門,這樣的貓不是很幸福嗎?)

"廣孝堂"建於1921到1925年間,是宜蘭的鄭氏家廟,後來因為道路拓寬的因素所以遭到拆除,之後就搬到傳藝中心這裡了

【臺灣%2F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廣孝堂

(補充:廣孝堂的中央大門前面擺了一個叫"林午銅鑼"的東西,它就是用棍子去敲鑼盤來發出Do、Re、Mi等聲音。一個鑼盤敲中央和敲旁邊都會有不同聲音,雖然我最後敲得讓人聽了有點難懂,但我還是覺得非常好玩)

"文昌祠"是台灣第一座由中央興建的廟宇,但它就是一座寺廟,所以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展示館"主要展示的是「北管」。所謂的「北管」指的是廟會那種敲鑼打鼓發出來的聲音,因為它的聲音慷慨激昂,所以常常會被視為噪音。其中,裡面展示一尊田都元帥的雕像。田都元帥的本名叫雷海青,是唐玄宗時期的樂工,後來在安祿山造反的時候被殺了,之後在唐玄宗逃亡到四川時顯靈保駕,因為天空浮現「雷」的字樣,但是上面的「雨」卻被雲霧遮住看不到了,只留下「田」這個字所以得名的。雖然有點神奇,但我還是拍了田都元帥的雕像附在下面留作紀念

【臺灣%2F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田都元帥

(補充:這次北管展覽還有一個叫"北管工尺譜"的遊戲,它的玩法和太鼓達人差不多,只是沒有鼓棍和鼓可以敲,變成用手去打螢幕來完成樂曲的演奏了。我敲打的曲目是"浪淘沙",第一次玩的時候是70分,它給我的稱號是"北管讀譜天才";第二次玩的時候是78分,有一點進步,但稱號還是一樣。這個遊戲比較困難的點在眼睛看的螢幕在正前方,手打的螢幕和它呈90度,中間會有一些落差,像眼睛看的是第三行,但對應下來到手打的卻變成第二或第四行了,所以有很多我都有反應過來,只是敲到的是它往下對應的,並不是真正該打的那個,所以有很多就沒有感應到了)

"蔣渭水演藝廳"主要展示的是亞太地區的樂器,裡面有展示一個叫"鐵琴"的樂器,這就讓我想到小學六年級的音樂會了。當時我們班表演的就是鐵琴,只是敲什麼音樂我就忘了,但是我只會其中一段,所以老師常常中午叫我跑去練習,但我也沒在練,所以還是不會。接著就到老師排位置的時間了,我就被老師排到正中間第一排,但我還是懶得練習。到了表演當天,我就坐在第一排亂敲,只認真敲我會的那段,其他段我照樣敲出聲音,中間還發生明明是休息的地方卻有聲音出沒,這個聲音當然是我敲的。簡單來講,這分明就是在製造噪音,只是結果是好的,最後還是得到台下的鼓掌了,哈哈哈

"曲藝館"我沒有進去,所以也不知道裡面是幹嘛的,但好像是有表演才會開放的樣子

逛完「三館三街三建築」之後我就去後面的草坪繞一圈做傳藝中心的結尾,中間還看到了一個充滿綠草的池塘和遠方的小橋,所以我就把它拍照留作紀念了

【臺灣%2F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綠草池塘&小橋

15點整,是我繞完草坪的時間,接下來就準備走回公車站去搭車囉!

Gary曰:「傳藝中心主要以賣東西為主,這讓我感覺很不好,因為已經失去傳統藝術的感覺了。同時,今天明明是平常日,但遊客比想像的多很多,這可真是奇怪啊!」

按照原訂計畫,逛完傳藝中心之後我就去附近的冬山河親水公園走走。剛好這個時候趕得上15點30分出發的綠21公車(台灣好行 冬山河線),所以我就搭車到"冬山河親水公園"下車,車程大約8到10分鐘

(補充:傳藝中心好像也有船抵達冬山河親水公園,它的搭船位置就在黃舉人宅的對面,但它的發船時間我不知道,再加上綠21公車的班次還算多,幾乎每30分鐘到1小時就有一班,所以最後我還是選擇搭公車前往冬山河親水公園)

【臺灣%2F宜蘭】冬山河親水公園

冬山河親水公園(照片中的橋樑為"利澤簡橋")

【臺灣%2F宜蘭】冬山河親水公園

與"利澤簡橋"的合照(照片攝於"冬山河親水公園")

冬山河親水公園,這裡是每年宜蘭童玩節舉行的地方,所以入口處還設有售票處呢!害我以為進去還要付錢呢!看一看,那是童玩節的時候才要收錢的,其他時間都是免費開放,所以我就大搖大擺地走進去逛逛囉!

顧名思義,冬山河親水公園就是以冬山河為主角的公園,就像河濱公園是同一個概念。這裡是一個非常適合散步、放鬆的地方,我大概繞一圈到17點鐘結束,接下來準備走回公車站搭車回羅東囉!

剛好這個時候我趕得上17點鐘從傳藝中心發車的綠21公車(台灣好行 冬山河線),接著再經過10到15分鐘的車程就回到"羅東轉運站",這樣今天的傳藝中心也差不多結束了

羅東轉運站,就在羅東火車站的後方,這是我第二次來這裡,第一次是2018年10月21日發生普悠瑪事件後搭台鐵到東澳再轉搭接駁客運到這裡的。我的晚餐本來就想在火車站附近解決,結果一直找不到想吃的店家,走一走就到羅東夜市附近了,所以我的晚餐最後就是在羅東夜市解決的

吃完晚餐,我再從羅東轉運站搭乘1570客運到"市府轉運站"下車,從我上車的18點55分開始算起到20點05分下車,車程大約70分鐘,這樣算是蠻快的,跟宜蘭市開往市府的時間差不多。同時,回到台北也代表今天的傳藝中心正式搞定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ary Wei 的頭像
    Gary Wei

    Gary的旅行日記

    Gary 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