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3/23的故宮、3/25的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3/26的九份,北台灣人滿為患的景點都大致搞定了。想了一下,野柳女王頭的照片雖有,但不甚完美,所以我就決定了:2020年3月31日去野柳補齊吧!
↑野柳的女王頭
我先搭1573客運到基隆,之後再轉乘790公車到"野柳"下車,車程大約35分鐘,最後再走5~10分鐘就順利抵達野柳地質公園了(學生票40元)
(補充:我是從MRT劍南路搭乘1573客運的,從我上車的9點05分開始算起到9點45分在基隆海洋廣場下車,車程大約40分鐘,非常快速。值得一提的是,我上車到上國道再到基隆下車,全車只載了我一個人,也難怪客運需要補助啊!)
野柳主要以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為主,像女王頭、俏皮公主、燭台石、仙女鞋等等,其中女王頭更獲選為世界十大驚奇地景的第六名。這次的野柳很簡單,除了補照,就是360°繞每個石頭一圈,看看不同角度會不會有不同的新發現,所以特別在下面附上岩石照片以及它的說明
↑↓女王頭
↑不知岩石一
↑不知岩石二
(補充:關於"女王頭",這邊有三點需要敘述的。第一,女王頭平常人擠人,但今天沒什麼遊客,所以可以悠悠哉哉地盡情拍照,也不會有後面排隊人潮的等待壓力。第二,以前拍完女王頭就會趕快離開給後面的人拍照,但今天沒人排隊,所以難得可以近距離仔細端倪女王頭的各個角落,故上面的"不知岩石一"、"不知岩石二"皆是不同角度的女王頭,只是平常很少會注意罷了。第三,女王頭是野柳的鎮園之寶,所以需要派人在這裡加強保護,也不准遊客踏進女王頭附近一步。然而,後面沒人排隊,所以我就在女王頭前的木棧道上面每個角度每個角度地慢慢觀看,我想那個工作人員一定覺得我很奇怪吧!哪有人會在女王頭前面一直看一直看地啊?孰不知,這種機會今日不把握,下次來的時候就沒有了啊!)
↑↓俏皮公主
(補充:女王頭是一件大自然風化而成的作品,所以她的頭總有一天會斷的,這點可以從2017年的《野柳地質公園》和2018年的《野柳》這兩篇文章中的女王頭照片得知。照片中的女王頭脖子越來越細,這就是風化作用的最佳證明。有鑑於此,野柳特別選了第二代象徵物,於是"俏皮公主"就誕生了。俏皮公主左邊是髮髻,右邊是臉蛋,嘴巴呈現嘟嘟嘴的樣子。平日,俏皮公主後面是可以人來人往的,但今天沒有人,所以好不容易可以拍到沒人的照片了,這真是今天最棒的收穫啊!)
↑巴黎聖母院的怪獸
(看圖說故事:"巴黎聖母院的怪獸"主要著重在照片左上方凸出的部分,那裡是怪獸的臉,從上到下分別有三個較明顯的稜角,最上面的是眼睛,中間的是鼻子,下面的則是嘴巴。頭部後面的石塊是怪獸的背,也是牠的翅膀所在。簡單來說,牠就是以"Stryge"為原型所創造出來的石頭啦!)
↑眼鏡蛇
(看圖說故事:"眼鏡蛇"和"巴黎聖母院的怪獸"很像,原則上左邊凸出的部分是頭,最前面可以想像成是蛇在吐舌頭的樣子。後面是蛇的身體。整體來講可以想像成眼鏡蛇站起來要攻擊人的樣子)
↑親親
(看圖說故事:"親親"主要著重岩石的右半邊,左邊則不須理會。岩石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左上往右下"的稜線,那是人臉的一部分,稜線以上是眼睛,稜線以下是鼻子,鼻子下面則是嘴巴。簡單來講,"親親"最重要的就是嘴巴了,它的嘴巴呈現要親人的樣子,所以才會取名為"親親")
(補充:"俏皮公主"、"巴黎聖母院的怪獸"、"眼鏡蛇"、"親親"都是俏皮公主那顆石頭,只是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罷了。原則上,"俏皮公主"是園方命名的,"眼鏡蛇"是導覽員告訴我的,"巴黎聖母院的怪獸"和"親親"則是我自己想的)
↑心形石(左)、大鯨魚(右)
↑日本藝妓的頭(右)、不知岩石三(左)
(補充:"心形石"和"日本藝妓的頭"都是同顆石頭,"大鯨魚"和"不知岩石三"也是同顆石頭,只是一個是側面、一個是背面罷了。"心形石"、"大鯨魚"很容易看,所以就不多說了,這邊解釋一下"日本藝妓的頭"。"日本藝妓的頭"主要著重在日本藝妓的髮髻,這是藝妓背影的角度,簡單來說岩石中央凸出的部分就是髮髻,旁邊兩側則是她的頭髮,這是導覽員和我解釋的)
↑心形石(放大版)
↑木乃伊
↑木乃伊(放大版)
(看圖說故事:這是一個躺著的木乃伊,左邊是頭,右邊是腳,中間的部分則是身體。同樣地,"木乃伊"和"大鯨魚"、"不知岩石三"都是同顆石頭,只是"木乃伊"是從正面、"大鯨魚"是從側面、"不知岩石三"則是從背面看罷了)
↑燭台石(前)、躺著的豬(後)
(看圖說故事:燭台石淺顯易懂,所以這邊就不多說了,這裡要解釋的是"躺著的豬"。"躺著的豬"在燭台石後方,右邊是豬頭,豬頭上有個凹陷的地方是豬鼻。左邊數來第一個和第二個燭台石往上延伸的那一塊凸起是豬的耳朵,所以這就形成了一個豬躺著的模樣了)
↑燭台石(中)、鯉魚石(左)
(看圖說故事:"鯉魚石"和"躺著的豬"都是同一顆石頭,只是"鯉魚石"是從正面看、"躺著的豬"是從側面看罷了。"鯉魚石"主要著重在"躺著的豬"的左半邊,石頭上有個凹陷的地方是眼睛,另一側凸起的地方則是另一隻眼睛,後面的地方則是魚的身體,只是沒有尾巴而已。這是我離開後整理照片時才發現的,現場只有注意到"躺著的豬"而已)
↑燭台石(放大版)
↑燭台石(超級放大版)
(補充:從上面這張合照可以發現燭台石和我之間有一段距離,這中間畫了一條紅線是不能跨越的。圖中可以發現中間有一些水坑,那是"海蝕壺穴"。野柳有很多"海蝕壺穴",只要每逢下雨或大浪就會積水,所以走的時候要特別小心,一不小心踩進去鞋子就會全濕了。我今天花了很多心思在走這上面,但還是不幸踩進去了,所以右腳也濕了一大部分)
↑↓薑石
↑聖火石
(看圖說故事:"聖火石"其實是從"奧運聖火"想像出來的。簡單來說可以分成三部分來解釋,最上面那顆較黑的石頭是聖火,中間像碗的部分是盛裝聖火的地方,下面兩側向中間凹的弧形則是握把,所以"聖火"就誕生了)
↑冰淇淋石
(看圖說故事:"冰淇淋石"和"聖火石"其實是同一顆石頭,只是"聖火石"是從正面看、"冰淇淋石"則是從側面看罷了。"冰淇淋石"的構造和"聖火石"很像,上面較黑的那塊是冰淇淋,下面呈現漏斗狀的部分則是甜筒,所以這是一球巧克力冰淇淋)
↑帆船石
(看圖說故事:"帆船石"主要是照片中央的這顆石頭,這顆石頭有一個"L"型的稜角,那就是帆船的竿子,往左呈現"<"符號的地方是它的旗子,下面的石塊則是船身,所以這是一艘由左往右前進的帆船)
↑辮子石
(看圖說故事:"辮子石"主要著重在石頭下面殘留的小石塊。我以前留過一種頭髮,上面和現在差不多,但靠近脖子那裡多了一根小辮子,所以"辮子石"就是以這種髮型想像出來的。這顆石頭上面的部分是頭髮,下面那塊殘留的小石塊就是那根辮子,所以這是從背後看出來的結果)
↑李舜臣將軍的龜甲船
(看圖說故事:李舜臣將軍是朝鮮王朝一個很有作為的將軍,他曾率軍打敗日本人的入侵,其中有一大部分就要歸功於"龜甲船"。"李舜臣將軍的龜甲船"便是以"龜甲船"為模型想像出來的,左邊凸出的部分是龜甲船的頭,中間厚重的地方則是它的船身,裡面是可以承載士兵的)
↑仙女鞋(中)、地球石(右二)、燭台石(右一)
↑仙女鞋(左)、地球石(中)、燭台石(右)
(補充:"地球石"是官方取的名字,我給它取的是"鉛球"。比賽用的鉛球通常都是黑色的,而且重重沉沉的,跟這顆石頭長的頗有相似之處,所以我才會給它取這個名字)
↑仙女鞋(超級放大版)
↑↓仙女鞋(放大版)
↑燭台石(上)、花生粒(下)
(補充:上圖中的"燭台石"和"花生粒"位在仙女鞋旁邊,只是很少人會注意到罷了。"花生粒"是我自己取的名字,它的樣子就像一顆沒有撥開的花生,只是比較醜而已)
↑象石
↑菠蘿麵包
(補充:"菠蘿麵包"是園方取的名字,我則是叫它"蟾蜍石"。"蟾蜍石"主要以中央那條右上往左下斜的線為中心,左邊有四個區塊,右邊也有四個區塊。左半邊的中間兩塊呈現微凸的樣子,那裡是蟾蜍的頭,也是牠的眼睛所在。旁邊兩塊則是蟾蜍的前肢。右半邊的四塊屬於蟾蜍的身體,所以這隻蟾蜍呈現要往左上方跳的模樣)
↑空洞法老
(看圖說故事:"空洞法老"是要將"空洞"和"法老"這兩個詞分開看。"空洞"是指岩石中間的那塊空心,"法老"則是岩石右上方那塊石頭,它的模樣就像一個法老的側臉,所以我才會給它取這個名字)
↑空洞法老(放大版)
↑蝦壽司
(看圖說故事:"蝦壽司"是以"蝦握壽司"為模型所聯想出來的。上面黑色那塊是蝦子,中間一節一節的紋路剛好和蝦子很像,往右下角延伸那塊特黑的則是蝦子的尾巴。下面較白的岩石是醋飯,所以這是一個醬油釀甜蝦的握壽司)
↑鱉頭石
(看圖說故事:"鱉頭石"主要著重在岩石左邊凸出的部分,那裡很像一個鱉的頭,其中往上翹的地方則是鼻子。"鱉頭石"右邊那塊看起來有點像鱉的身體,這是我之後整理照片才發現的,當時只有注意到"鱉頭"而已)
↑心碎
(看圖說故事:"心碎"需要先把左右兩塊石頭合起來,這時會呈現一個"心"型的模樣。接著,一把刀往下切,碰!心就碎了,所以才會給它取名為"心碎")
↑瑪伶鳥石
↑瑪伶鳥石旁邊的奇形怪岩&遠方的基隆嶼
↑豆腐岩
以上就是這次發現的奇形怪石。原則上,"俏皮公主"、" 心形石"、"大鯨魚"、"燭台石"、"躺著的豬"、"薑石"、"聖火石"、"帆船石"、"辮子石"、"李舜臣將軍的龜甲船"位在第一區;"女王頭、"仙女鞋"、"地球石"、"象石"、"菠蘿麵包"、"空洞法老"、"蝦壽司"、"鱉頭石"、"心碎"位在第二區;"瑪伶鳥石"位在第三區,沿著"瑪伶鳥石"旁邊的樓梯往上走就會抵達"豆腐岩"了
從第一區往第二區,再到第三區的路上會經過野柳的海岸線,從這裡可以看看野柳的岬角和遠方的基隆嶼。其中,這裡還有類似老梅綠石槽的東西,所以我就給它命名為"野柳綠石槽"了
↑野柳岬角
↑遠方的基隆嶼
↑野柳綠石槽
從10點45分進場算起到16點45分遊覽結束,我在野柳也大概待了6個小時,這期間最大的收穫莫過於"俏皮公主"和"女王頭"了
接著我就穿過野柳漁港到"野柳"公車站搭乘790公車到基隆海洋廣場,之後在基隆吃完晚餐後再搭乘1573客運回台北,這樣今天的野柳也順利結束了
(補充:790公車從"野柳"到"基隆海洋廣場"車程大約40分鐘、1573客運從基隆火車站到MRT劍南路車程大約35分鐘,這邊簡單記錄一下,以供之後做為參考)
Gary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野柳完美詮釋了這句話。同一顆石頭,不同角度、不同遠近看出來的結果也不同,像"女王頭"側看是女王,正看和背看就什麼都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