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雪白的小白宮之後我就準備前往以「北門鎖鑰」而聞名於世的滬尾砲台看看囉!
↑滬尾砲台
我先從小白宮沿著真理街走到紅毛城附近的公車站,之後再搭乘紅26路公車並經過3分鐘左右的車程就來到了「滬尾砲台(忠烈祠)」公車站,最後再經過5分鐘左右的上坡路段後我就成功抵達遠近馳名的滬尾砲台了,也代表我的滬尾砲台之旅正式開始啦!(出示學生證→免費參觀,超爽的
)
↑劉銘傳親筆所題的"北門鎖鑰"
↑↓兵房和甬道
↑↓礮座遺跡
↑於披覆上所看見的廣場
我覺得今天的滬尾砲台之旅超級棒的,因為不僅讓我再次與「北門鎖鑰」重逢,而且還欣賞到滬尾砲台裡面歷史悠久的設施,甚至還想起過去在滬尾砲台的點點滴滴,讓我覺得今天的滬尾砲台之旅真的非常開心、非常值得
(補充:披覆上面的那些桶子主要是作為下面兵房的通氣孔,但我第一次來的時候以為它們是垃圾桶,這是我對滬尾砲台最有印象,也是覺得最有趣的事,哈哈)
參觀完名聞遐邇的滬尾砲台之後我就準備前往一滴水紀念館看看囉!
一滴水紀念館距離滬尾砲台非常近,我用走的大約3到5分鐘就到了,也代表我的一滴水紀念館之旅正式開始啦!
↑一滴水紀念館
我覺得一滴水紀念館超級酷的,雖然它是一座木造建築,但是卻可以在沒有釘子的幫助下完工,讓我覺得真是太厲害了
欣賞完一滴水紀念館的驚奇之後我就原路走回滬尾砲台前面的公車站,接下來準備搭公車前往充滿漁港風情的漁人碼頭看看啦!
[後記]
有沒有想過坐在國定古蹟裡面看書的感覺啊?2020年1月8日我就坐在北門鎖鑰的門樓上看了史記,剛好讀的主題是「韓長孺列傳」,所以我就在這邊簡單分享一下心得吧!
韓長孺,也就是韓安國,他是一個蠻猛的人。他曾經兩次化解了漢景帝和梁孝王之間的矛盾,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則是王恢和匈奴的故事
當漢朝和匈奴達成和親協定後,有一個人跑來跟王恢說可以引誘匈奴入關,最後再用陷阱攻擊他們,於是他們就把一座城的死刑犯殺幾個來偽裝成是縣令的頭。匈奴看了果然信以為真,於是就率大軍前來進攻,這時漢朝已派多位將軍埋伏,等匈奴進城後再一併殺出,這樣就可以殲滅匈奴了。然而,當匈奴殺進誠之前發現沒什麼阻礙,所以就開始起疑心了,後來攻擊一座烽火台並俘虜到一個士兵後才知道原來漢朝是不懷好意的,於是匈奴就全部撤退,並把那個洩密的士兵稱為「天王」,因為沒有他匈奴就完蛋了。根據漢軍的策略,當匈奴進程全軍展開攻擊,這時王恢再率領軍隊去截斷匈奴的軍需物資,但匈奴撤走了,所以也沒有出擊,因此王恢想了又想,想說如果派軍去截斷匈奴的軍用品可能會遇到匈奴的精兵,這樣反而更容易失敗,所以也撤軍了。最後,因為這次出擊是王恢開始的,但徒勞無獲,所以漢武帝就不爽了,再加上王恢又沒有去試著攻擊匈奴,所以漢武帝更生氣,於是王恢就自殺了
我想評論一下那個洩密的「天王」,當吳楚七國之亂攻擊齊國時,齊王派路中大夫去求救,但路中大夫回來時齊國已經被包圍了,他也被抓為俘虜。這時叛軍威脅他並叫他跟齊王說:「援軍已被打敗,所以趕快投降吧!」,路中大夫假裝答應,之後城下大喊:「漢朝已派援軍來了,所以再撐一下吧!」,最後路中大夫就被判軍斬首了。同樣都是被抓,路中大夫這種表現贏得了司馬遷的稱讚,也展現了他的忠心,但這個「天王」卻洩了密,導致漢軍計畫失敗,這不是很可惡嗎?